中研院彭汪嘉康院士、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沈志陽兩位學術大師蒞校演講

本校醫學科技學院「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一連安排了兩場精彩的學術演講,特別邀請了學程的創辦者同時也是本學院的副院長彭汪嘉康院士以及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沈志陽兩位學術大師於3月13日及20日蒞校分享學術成果。

■彭汪嘉康院士
彭汪院士是台灣第一位女外科醫師,也是第一位發現寫癌染色體變異的研究員。這次分享的題目為「腫瘤治療與轉譯研究」,不僅吸引了許多校內師生,同時也有十多位建中的學生報名參加。院士的解說精簡闢要,由巨觀的角度來切入腫瘤學,將癌症的型態和成因用非常清楚且仔細的觀念闡述出來,更進一步加深大家的印象。

院士也大方的分享自己在美國的研究經驗和成果。對於染色體結構剛發掘的年代,一個從未接觸過實驗研究的女性華人醫師,竟然大膽的提出染色體轉位和白血病的可能相關假說,並進一步證實這樣的理論。院士的研究對白血病的治療有非常重要的貢獻,而這些研究成果使得彭汪嘉康在1971年獲得弗萊明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榮譽的東方女性。演講結束後,院士被建中學生團團圍住,他們不僅對院士的研究感到敬佩,也同時更進一步瞭解癌症與其治療。【圖:彭汪院士於2007年榮獲第一屆「台灣萊雅傑出女科學家獎」】


【左圖:左為劉昉副校長(立者)為彭汪嘉康院士演講進行開場,右為建中學生主動報名參加本次演講】

■沈志陽副所長
沈志陽副所長優異的學術表現,是各校競相邀請演講的對象。其於2001年獲得中央研究院所頒發的「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以分子遺傳法研究台灣女性乳癌的流行病學。乳癌死亡率不僅排名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率第四名,也為亞洲女性常見的癌症之一,目前乳癌發生率已逐年增加,因此對於其預防及治療更顯得相當重要。

沈志陽副所長的研究明確指出女性荷爾蒙代謝速率跟乳癌進展的關係,發現台灣婦女的乳癌罹患率在停經後有下降的趨勢,而年輕女性因為飲食習慣西化、營養豐富加快荷爾蒙代謝速率,也增加罹患乳癌機率。透過副所長分享自己的研究經驗,從流行病學的統計和觀察,並進一步經由實驗加以證實,說明了眼見為憑的科學精神。過去,流行病學發現乳癌的發生和懷孕有所關聯,沈老師也針對這方面深入探討,找尋可能的原因和機轉,證明流行病學的可信度。近幾年來,科學家著重於轉譯醫學的研究,將分生和臨床結合。副所長也透過跨國合作,運用大量的檢體樣本進行全基因分析,達到轉譯醫學的研究目的,並由結果找出可能的致癌基因加以討論。(文/醫學科技學院)


【左圖:左為何元順教授(立者)為沈志楊副所長演講開場,右為沈副所長(立者)演講情形】

分類: 前期, 前期:校園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