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張光華醫師,談退化性膝關節炎的防治

王媽媽愛好遊山玩水。但是過了中年之後,體重一直增加,腳也感覺卡卡的、沒有力氣。剛開始時,王媽媽並不太在意,然而,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便逐漸感受到膝關節的僵硬和不靈活,也常常感到痠痛,使不上力。這樣的症狀通常在一早剛起床的時候,或是坐了一會兒,剛要站起來走路的時候,特別明顯。

遇到下雨天或是天氣變化的時候,膝關節也會比較痠痛。最近,王媽媽甚至於連蹲下去或站起來都有困難,走下坡的路或是下樓梯也都感到吃力,沒辦法走比較遠的路,只好來詢問醫師。經過病史的詢問、身體的檢查和X光的分析之後,醫師診斷王媽媽罹患早期的退化性膝關節炎。

膝關節是由大腿骨和小腿骨的末端聯結而成,是我們能輕鬆走路和上下樓梯的重要構造。它就像車子的引擎一樣,在走路和上下樓梯時,膝關節必須來回地彎曲和伸直,所以膝關節內需要充足的潤滑液,才能減少大腿骨和小腿骨之間的軟骨磨擦。如果我們的體重太重也會擠壓大腿骨和小腿骨之間的距離,增加關節腔內的壓力和軟骨的磨擦程度。【右圖:萬芳醫院復健醫學張光華醫師】

由於膝關節每天必須承受我們身體的大部分重量,因此在使用了幾十年之後,膝關節內的軟骨便漸漸地磨損、變薄。變薄的軟骨已不再能承受身體的重量和活動時的衝擊,所以常會引起關節的發炎、疼痛,甚至於造成我們的活動能力下降和關節變形等後遺症,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因此及早尋求醫療專業人員的意見與協助十分重要。

而退化性膝關節炎的防治,最重要的是日常的保養和愛護。除了積極消除身體的脂肪、減重,以降低膝關節的負荷之外,也需要加強膝關節周邊肌肉的力量,以保護關節,減緩軟骨磨損的速度。再者,維持正確的姿勢也很重要,例如蹲、盤坐、跪的姿勢都會額外增加膝關節的負擔,應該避免。【左圖:膝關節是由大腿骨和小腿骨的末端聯結而成】

如果關節發炎了,出現疼痛、僵硬等不舒服的症狀,可以選擇口服消炎止痛藥治療。吃藥是最簡單、不費事的方法,但是消炎止痛藥吃多了,恐怕傷胃又傷腎。此外,也可以接受例如熱療、經皮電刺激治療和運動訓練等復健治療。復健治療常可以明顯地減輕早期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症狀。但是每週要2~3次到醫院進行復健治療,也挺花時間的。

對於比較輕微的膝關節炎,還可以服用葡萄糖胺和軟骨素,希望能強化膝關節軟骨的活性,但是膝關節腔內是否能經由口服而達到有效的治療濃度?則是眾說紛紜。因此,科學家提出了以打針的方式,將玻尿酸或是病人本身的濃縮血小板(PRP)直接注射到膝關節腔內。玻尿酸就像車子引擎裡的機油一樣,能幫助關節活動時的潤滑,減緩軟骨磨損的速度。而濃縮血小板內則含有很多的生長因子,因此有助於軟骨的增生。但是打針的方式是否能成功,還是要配合膝關節的日常保養和愛護,否則軟骨增生的速度小於磨損的速度,結果卻是徒勞無功。(文/邱俊傑,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右圖:科學家提出了以打針的方式,將玻尿酸或是病人本身的濃縮血小板直接注射到膝關節腔內】

分類: 前期, 前期:附屬醫院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