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與醫界團體共同舉辦「醫療社會責任明確化—醫界社會承諾」論壇

臺北醫學大學及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及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等多個團體於2013年1月19日舉辦的「醫療社會責任明確化─醫界社會承諾」論壇,衛生署長署長邱文達、法務部政務次長陳守煌、前衛生署副署長陳時中、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林芳郁等各界代表均與會。

衛生署長邱文達於致辭時指出,美國財政懸崖才剛驚險落幕,台灣的「醫病懸崖」卻已悄悄成形,醫界、病患及社會一定要積極且審慎面對,才能解除危機,共創三贏。他並強調,如果醫療糾紛越來越多,而且又沒有好好解決,未來即有可能釀成「醫病懸崖」。根據分析發現,醫療糾紛通常是醫病之間沒有良好的溝通而起,沒事就好,一旦醫療處置不如預期,醫病雙方就起紛爭。

邱署長舉例指出,一名老人家到醫院就診,醫師看完診後,拿了三個瓶子給他,要他去驗血、驗尿及驗糞便。過了一陣子,這名老人家苦著一張臉回診間,並向醫師抱怨,「前兩項檢查還好,糞便就難了。」原來,他把「驗」聽成「嚥」,當然出問題。【圖:邱文達署長(右圖)19日為論壇開幕致辭】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吳肖琪研究發現,醫療糾紛過多、工作過雜、工作過忙、工時過長、環境過亂及脅迫過多,在在讓醫師的執業環境趨於不合理,醫療處置難免出現不如預期的結果。台大法律學院教授陳聰富指出,醫療處置出現不如預期的結果後,一旦醫病雙方資訊不對等,醫病雙方溝通不良,或是延遲賠償,就可能導致醫療糾紛,讓事情更加複雜。

李祖德擔心,長期以來醫病雙方只聽屬於自己的頻道,很少傾聽對方心聲,醫病關係逐漸疏離且緊張,一有風吹草動,就怒目相向,各不相讓,將彼此都逼上懸崖,退無可退。面對越來越多的醫療糾紛,前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天仁從一個病患立場出發,深切體認唯有良好的醫病互動,才能降低醫療糾紛。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謝武吉認為,除了法制面應落實分級醫療及轉診制度外,醫事人員也不妨收起專業的傲慢,並以虛心請教、靜心聆聽、細心診斷、盡心治療及愛心照護的「五心」,來回應病患最基本的需求。【圖:李祖德董事長擔任「以法界觀點談醫界應有之社會承諾」主持人】

法務部政務次長陳守煌則提醒醫界,一定要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且從改善醫病關係做起。他認為,只要醫院和醫師能在醫療過程中善盡告知義務,萬一醫療處置出現不如預期的結果,也能透過有效的溝通方式來處理,就可大幅減少醫療糾紛,節省社會成本。萬一醫療糾紛最後仍難以避免,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陳玲玉建議醫師應積極面對,並以大家都聽得懂的話,和病患好好溝通,化解彼此歧見。

李祖德則籲請醫病雙方不妨先靜下心來,透過聆聽、包容、諒解及共識的四部曲,儘可能化解彼此間的歧見,如此才能把傷害降到最低。不過,醫療糾紛畢竟是意外,醫界不應為了避免引發醫療糾紛而採取防衛性醫療,進而影響大眾醫療權益,李祖德因此期望醫界應認清自己應負的社會責任,積極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如此才不負國人期望。【圖:閻雲校長擔任「以民眾觀點談醫界應有之社會承諾」主持人】

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林芳郁指出,把醫療工作當成志業,而非職業,並認清醫療的主角是病人,而非醫師或護理人員,才能減少醫療糾紛,讓醫療這條路走得更順、更遠。他同時籲請醫界,應以最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前衛生署副署長陳時中表示,除了有一套最高標準外,醫界也應訂出最低的門檻,如此才能兼顧執業環境,否則在日益嚴苛的執業環境下,醫師處境將從「醫醫相護」逆轉為「醫醫相害」,對醫界及一般民眾都不好。【圖:綜合座談「執業環境合理化」,左起主持人李明濱理事長、陳時中醫師、吳肖琪教授、陳聰富教授】

醫界負起社會責任的同時,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提醒醫師不應忘記當年習醫的初衷,要時時以病人的權益為念,體會病人的心情,回歸以病人為主的醫療本質。陳玲玉則提醒目前仍在校的醫學生,在學習專業醫療技術之餘,也要接受法律及品德的教育,至於醫界則應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臺北醫學大學內科臨床教授陳再晉也呼籲所有在第一線工作的醫師,不妨把「視病猶親,將心比心」當成行醫的最高準則,據此提昇醫療品質。陳再晉說,醫療品質的定義其實很簡單,就是用最簡單的方法,用最少的錢,讓病人受最少的苦,得到最貼心的感受,再以最快的速度,做最正確的診斷,並給予最適切的治療而已。只要能做到這些要求,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認為就可維持良好的醫病關係,醫師也可獲得應有的尊重,病患也才得以獲得最好的醫療與照護。(文/秘書處)【下圖:綜合座談「回應社會之期待」,左起主持人嚴長壽董事長、黃淑英理事長、陳玲玉律師、陳再晉教授】

分類: 前期, 前期:焦點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