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設醫院與萬芳藥物管理的改革,看見北醫校友的力量

寧靜改革
過去三年中,北醫兩所附設醫院進行了一場寧靜的改革,沒有波濤卻讓整個醫院動了起來,從藥品採購到醫護人員運用於病患身上,一種新的觀念,新的態度,為臺灣的醫療環境帶來嶄新的一頁。主推這個改革的手,是兩位曾在北醫受教多年,卻早已各自創出一片天的北醫校友–蕭俊偉與項慶哲(兩人均為藥學系第22屆)。

萬芳藥劑部陳香吟主任說:「從2004年4月收到第一封email開始,我們通了超過萬封的電子信件。」信件由蕭俊偉校友開始,一連串的指示從一開始要兩院提出醫院藥品使用的經濟效益分析,深入研究藥品的成本與效果,到藥物使用安全程序的建立。每一封郵件都沒有花時間寒暄,「他的說明非常清楚,但是催的很緊」陳香吟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學得很多,壓力也很大」。附醫藥劑部主任簡淑真也補充道:「有時被學長催急了,難免反彈,但學長仍很有耐心的循循善誘,外加溫情鼓勵,讓我們重新整理整理心緒後再度投入工作。曾經有成員被學長催急了,大叫:他怎麼不需要睡覺啊!」這個評價,讓蕭俊偉校友在電話的另一頭豪邁的笑了起來。

關懷
1990年蕭俊偉校友遠赴美國獲得Pharm D.學位,在美國擁有十多年在藥局管理的經驗,目前在美國加州第二大的 PUBLIC 醫療體系Santa Clara Valley Medical Center,統籌管理十四間藥局與一億兩千萬美金的預算。身處於醫療資源控管嚴謹的美國,蕭校友對於醫院採購藥品、用藥觀念的問題,有相當深刻的體會。2000年Yahoo Messenger開始流行,他便與大學時期的好友項慶哲校友以現代化的傳輸網絡為基礎,密切的分享藥物管理的經驗。

我和Paul(蕭俊偉校友)走不同的路線,工作經驗完全互補」項慶哲為兩人畢業多年後開始的晚餐線上約會作了以上解釋。作為著名管理顧問公司Innovara大中國地區總裁,項慶哲校友每天考慮的問題是如何幫助藥廠與醫院打交道,和身處美國不斷研究如何替醫院減省藥物經費的蕭俊偉校友,以兩個不同的觀點相互切磋,特別是在醫療環境競爭日益激烈的此時,尋找如何讓醫院及藥廠共同提供病人最好服務的方案,是兩人從不放棄的目標。

「很多人抱怨臺灣的醫療環境不好,其實美國的醫療環境競爭更激烈,過去幾年來舊金山灣區已經倒了數家醫院」,「而臺灣勢必走向這個方向」蕭俊偉校友特別點出臺灣醫院迫切面對的問題。

契機
帶著離家多年遊子的熱情,當2004年春天許校長前往舊金山訪問北醫校友時,蕭俊偉校友對於許校長所憂心的臺灣醫療院所經營困境,立刻有了共鳴。「校長有美國的經驗,而且勇於嘗試」蕭校友強調,是許校長的誠懇,以及願意改善兩院用藥問題的決心,讓他定下協助母校的決心,「他像是個星探,找到我」他笑著說。

「Paul跟我說這件事情時,我很遲疑,因為這跟我的工作相抵觸,而且我不像他長年在海外,對這塊土地有著親愛母親的熱情。但我知道他需要一個信得過,且有經驗的人幫忙在這裡看著。」經過仔細思量,項慶哲校友決定和許校長見面,以確定這件事情值得自己這樣跳下去。「和他談過後,我終於知道Paul為什麼這麼不顧一切的投入。」就這樣,項慶哲校友加入了團隊。

一連串改革也就此開始,儘管相距千里,蕭校友堅定地說:「不管藥局在哪裡,只要有系統和遠方可信賴的團隊合作,都可以快速地進行資訊的處理。」

PMG團隊
分析臺灣目前的醫療困境,蕭校友認為全民健保有許多政策上的疏漏,已經造成許多醫療資源的浪費,未來全民健保對醫療院所的給付只會更緊縮,臺灣醫院如果不思成本觀念,可以想見這些緊縮政策一定會危及成本,經營不善的醫院勢必面臨倒閉的命運。

因此,在蕭校友的推動下,附設醫院與萬芳的建立起藥品管理規劃團隊(PMG,Pharmacy Management Group),這個團隊透過藥物經濟效益分析,將佔藥品購買金額最高、藥理重複、且使用量最大的藥物,反覆檢視討論,以系統化的管理制度,讓每一顆藥品都能發揮出最大的功能。透過項校友的實地勘查,以及多方e-mail不斷地檢討與回報,深入分析採購藥物的數量與利潤。兩院藥師也帶著目標與方向去整合藥品使用資料,讓藥師的工作不再只是墨守成規,而是能與醫師一起共同努力,透過團體合作的方式,完成最佳使用醫院經費的目的。除了醫師與藥師合作外,PMG團隊也透過藥物使用評估計劃邀請護理人員參與病人藥效評估,並在訂定藥物治療準則時邀請護理單位提供意見,簡淑真主任強調:「這樣可以更加確保臨床用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在執行的過程中,PMG團隊必須面對許多觀念上的障礙,例如台灣的醫院並沒有精簡同類藥品的觀念、也不傾向使用本地藥廠的藥品,經過統計,兩院用藥前二十名都是出自外國藥廠,並且有幾個藥是相同藥理分類的情況,所以成本管控有相當的限制。但由於在台灣醫師教育的過程中並沒有教導省錢的知識,因此醫師的用藥習慣往往使用較昂貴的藥品,以致於成本的提高。所以PMG團隊必須整理學術研究的數據,依臨床面、醫學倫理面、經濟面、執行面之考量,繕寫客觀的分析報告,說服醫師接受接納替代性的藥物,並建立由藥師試算與處理醫院的藥品經費,以分工合作的方式進行診斷與用藥兩種醫療行為。

此外整體醫院的用藥程序中,後線藥物之濫用也是造成藥物浪費的重要原因之一。PMG團隊在過去兩三年來,全力推動院內醫療人員正確用藥的在職教育,以及院內抗生素使用的觀念。一連串的課程,醫療人員的質疑,以及病人因不了解而造成情緒上的不諒解等等,曾經讓PMG團隊感受到極大的壓力。「我們的心中不是沒有遲疑,擔憂過,但是Paul的信任與鉅細靡遺的指示,以及Gerry(項慶哲校友)不斷協助我們溝通,帶給我們很大的支持」陳香吟主任談起整個推動的過程說。在執行的過程中,PMG團隊必須克服許多觀念、並願意自我成長,藥師須要跳脫台灣傳統的藥師工作,參與藥物治療的決策過程,這樣的角色,以目前台灣的藥學教育,對許多的藥師是非常陌生的。經過蕭校友的大力牽成,連繫昔日同窗項慶哲總裁,多次造訪學校及兩院,與校長、兩院院長及PMG成員深談,在項總裁對人力資源及組織重整的專業帶領下,不斷進行組織再造,加強PMG人員內在的成長及團隊的信心與效率,這是PMG在多次困難的執行過程中能鋭變成功的重要秘訣。

豐收
藥品管理的改革在過去的兩三年內呈現了她的成果,院內的用藥成本下降,同時感染管控因為用藥觀念的改變,而降低院內後線抗生素之濫用,許多病人也因為醫療人員正確的給藥程序而讓藥品的治療效果大為增加。

一項看似以節省為出發點的改革,起初遭遇不少阻力,特別是專科醫師,在開藥的習慣受到種種限制,很不習慣,需要藥師、藥劑部主任、院長、副校長或校長挾著實証資料去解說,才能推動,最後達成醫院、醫師、護理人員、病人,甚至藥廠、健保局多贏的局面。除了當初闢室密談的許校長與蕭校友、項校友,沒有人會想見最終的結果竟然如此令人驚喜。

「很多同仁事後知道,原來我們所做的方案竟然和國際許多先進國家不謀而合,心中都很興奮,這些來自各方的肯定,讓大家摩拳擦掌很想再試試新的東西」陳香吟笑著說。簡淑真主任也認為:「經由一個個專案的執行,從收集、分析資料、策略討論、達成決議到執行與成果確認及追蹤,除了參與其中的藥師受益良多外,許多醫師也因此接受更多與國際接軌的新觀念。」這過程中,最為辛苦的莫過於北醫附設醫院藥劑部簡淑真主任、萬芳醫院藥劑部陳香吟主任與兩院藥師團隊,他們在日常繁重的業務之外,還要配合蕭校友的嚴格要求,收尋資料,研究分析,訂定策略,並經常要向蕭校友繳交報告,接受批評指導,還與醫師們或醫院主管折衝,更要在藥劑採購會議費心用力。蕭校友認為兩院藥劑部主任與藥師團隊付出很多,但也學到很多。

回饋
蕭校友以平常心看待這次的成功,他說:「如果能以PMG為號召,吸引外界優秀的藥師加入團隊,將經驗傳承留在兩家附屬醫院,這才是真正的勝利。」沒有支薪,沒有實質的收益,兩位校友付出的時間不是一天、兩天,而是長達兩年多的勞心、勞力。

被問起這段時間的辛勞,兩位校友的回應輕描淡寫,「我很高興能參與這次工作,許多學長想回饋母校還找不到門路呢!」項校友笑著說。

「妻子常常問我,到底在忙些什麼,我告訴她,有些人週末到國家公園當義工,有些人選擇上教堂,有些人選擇在家看電視,而我,則選擇協助母校。」儘管相隔甚遠,蕭校友對母校真摯的情誼,濃濃的從電話那端傳遞出來。(文/編輯部)

分類: 前期, 前期:特別報導。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