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學術與研究能量蓄勢待發,向國際研究型大學邁進!

本校繼去年莫斯科及義大利發明展競賽中獲6金4銀佳績後,今年再度獲得莫斯科發明展競賽6金1銀及3項烏克蘭國家科學院特別獎殊榮,成果包括治療糖尿病藥物、人工牙根系統、奈米鑽石生醫器械、人臉辨識互動感應控制模組及微創輔助鑽孔之骨骼固定結構等重要生醫領域。

此外,醫學科技學院何元順教授亦榮獲「101年度董大成博士癌症基礎醫學研究傑出獎」,團隊成果於2010年刊登於國際重量級醫學期刊《美國癌症研究院期刊》。近兩年來,校內獲多項國家科學委員會及衛生署在轉譯醫學研究及經濟部技術處學界開發產業技術等計畫補助,總金額達1億2千多萬,顯示北醫之研究能量,前瞻與產業化並重,更廣受國內外之肯定。


【左圖:國際重量級醫學期刊《美國癌症研究院期刊》於2010年即已刊登何元順教授(左」)之研究成果】
【右圖:李友專教授為本校醫學科技學院院長,為「美國醫學資訊學院」(ACMI)第一位華人院士】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簡稱「國科會」),自100年起規劃推動「生技醫藥國家型科技計畫」(National Research Program for Biopharmaceuticals, NRPB),計畫以推動新藥、新試劑、新治療策略、新興醫材探索研發為主之目標導向研究,慎選重點發展項目,以落實研發成果進入臨床前及初期臨床試驗,協助國內建構生技醫藥研發機制,本校轉譯研究中心李友專教授於100年12月,以「臺北醫學大學附屬及結盟醫院聯合生物檢體庫資源中心計畫」通過計畫補助,為北醫大的轉譯醫學研究建立最重要的生物資源系統,另外醫學院趙祖怡教授及葉淇臺助理教授分別以「探討SCUBE2抑制乳癌幹細胞之分子機轉與作為治療標的之可能性」、「開發Btk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作為乳癌治療之新穎製劑」通過101年之計畫申請。本校短時間內即有3項研究通過該項計畫,是肯定,是榮譽,更是當仁不讓、捨我其誰的使命。【圖:研究創新、創新研究,一直是北醫努力的方向】

「知識產業化」是政府投入研究資源的最重要指標,經濟部為鼓勵大學整合校內研發能量,加強運用學界開發產業科技研究發展,以全額補助方式,針對國內公私立大學推動的「學界開發產業技術計畫」(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gram for Academia, TDPA,簡稱「學界科專」),本校於99年有王靜瓊教授及李勝揚教授於以「金門在地梅花鹿之鹿茸品質分析及其功效評估計畫」、「氧化鋯生醫陶瓷牙科植體系統研發計畫」2項計畫獲得補助,100年有王惠珀教授之「開發Aza-PBHA新穎HDAC抑制劑做為化療引發粘膜潰瘍之傷口癒合新藥」,101年許明照教授(蘇慶華教授)「標靶性奈米脂雙層包體之藥物制放系統技術平台及關鍵性生醫材料研發計畫」獲通過,總金額達9千餘萬元;在國科會產學合作計畫方面,近兩年獲補助金額亦高達3千餘萬元,協助產業別包括新藥、藥物劑型、醫療器材及保健食品等國家生技產業重點發展領域。【圖:蘇慶華教授(左2)、許明照教授(左3)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於去年獲得第8屆國家新創獎】

再加上今年3月設置完成「飛行式二次離子質譜儀」(TOF-SIMS),為亞洲第一台運於生醫檢體的質譜影像儀,本校在生物醫學研究方面的成績已不可同日而語。雖然北醫已有劉昉院士、彭汪嘉康院士、吳成文院士、張文昌等院士級的學術陣容,閻雲將繼續延攬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齊心深耕學術與研究,相信北醫大成為國際級之研究型大學指日可待!

分類: 前期, 前期:發行人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