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科第7屆畢業40週年同學會

本文作者劉祥仁醫師為國內資深神經內科醫師及前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也是本校醫7校友,其在文中追憶了該屆醫學系校友的20週年、35週年到今年難能可貴的40週年同學會,除翔實呈現了校友間的凝聚力,還有他們對母校的支持,以北醫為榮的情感更溢於言表。(編按)

■20週年同學會
回顧1992年我們北醫醫科第7屆畢業20週年同學會籌備之初,雖然羨慕學長或前輩的阿拉斯加或加勒比海的遊輪之旅,現實狀況是大多數同學還在工作崗位上打拼,礙於時間和金錢花費,又要攜家帶眷,實在出團不易。最終的解決方案是回到母校舉辦,我們先在週末下午於附設醫院講堂舉辦學術演講會,除了畢業之後行醫經驗的交流之外,還給美國回來的同學有證明回去。美國匹茲堡回來的林榮中同學能全程以台灣話講述當時最先進的泌尿科知識,令人印象深刻、記憶猶新。

當時校長胡俊弘學長還特別搬出我們1972年畢業時捐贈母校的紀念品一台教學用的投影機(Bell & Howell)現寶,這具名牌古董未來不知道能否展示在校史館當中?20週年晚宴在經濟實惠的聯勤俱樂部舉行,我們邀請的數位師長貴賓當中,一位「美的杏」畫社的指導老師,牙醫學系的黃混生教授特別帶來他的畫作,當場義賣畫作所得加上活動盈餘捐贈母校,當時捐款金額將近50萬。我們體認與其吃喝玩樂,不如節省經費來回饋母校則更有意義。記得其後某一年的同學會還在學校的工寮克難舉行,這種不走奢華路線的活動,充分發揚北醫「誠樸」校訓之精神。【圖:校友們即使畢業多年,北醫之「誠樸」精神仍影響深遠】

■35週年同學會
5年前的畢業35週年活動,在總統大選次日於北醫的 「Mr. J義大利餐廳」舉行,暫時拋開了選舉結果的歡樂或哀愁,來自臺灣各地及海外回國的同學歡聚在母校,相較於1992年的印象,北醫的建設正在脫胎換骨。許重義教授帶來臺灣罕見的美國式校長具備的募款能力,為北醫附設醫院第三醫療大樓及署立雙和醫院建設挹注能量,聚沙成塔之精神及蝴蝶效應擴散,校友的持續大小捐款對北醫的建設功不可沒。其後有同學逐漸成為捐款大戶,或成為捐款樁腳,讓身為同學的我們引以為榮。

■40週年同學會
今年畢業40週年的活動已籌備一年,在班長江泰平同學夫婦細心規劃之下,先有兩天宜蘭縣及東北角之旅。9月15日早上的台北市雖然大雨滂沱,參加者依照行程分乘兩部遊覽車出發,在雨中拜訪棲蘭山神木群,然後夜宿風光明媚、空氣清新的明池山莊。晚宴之前,班長請大家起立默禱,追思幾位往生的同學,並互相祝福這班Lucky Seven永遠健康快樂。晚宴後讓同學們敘舊,逐一報告畢業後的奮鬥進程。精彩內容還包括行醫之外極多樣性的業外興趣發展,如運動項目有網球、桌球或高爾夫球,也有從事釣魚、農藝、珠寶、潛水、機械修理、攝影、油畫、賞鳥、登山探險、旅行、地質觀察等等,不少同學已玩到專業水準。【圖:在雨中拜訪棲蘭山神木群】

16日行程,在晨遊山明水秀的明池之後下山,再分為「高爾夫球組」和「傳統藝術中心遊覽組」,兩組皆盡興返回宜蘭礁溪老爺酒店,泡湯晚宴之後,尚未述說完的40年故事繼續在池邊開講。本班畢業第一名和因故延畢的另一名同學,皆只準備半年即通過日本國家考試,令日本教授驚嘆。不少同學為扶輪社或其他社團成員,熱心公益,關懷社會。【圖:誠樸廳的音響設備由醫7校友捐贈】

初秋艷陽高照的第三日行程,順路在蘭陽博物館周邊讓同學照相,接著在鼻頭角海鮮午餐之後來一段健行,觀賞太平洋海流及臺灣海峽海流交會,還有壯闊山巒起伏、彎曲多變的東北角海岸。畢業40週年的旅遊行程準時移動至吳興街的母校,還有數位同學從台北市趕來參加,聽取簡報及合影留念。【圖:傳統藝術中心遊覽組留影】

母校參訪活動有新任校長閻雲前來致意及合影留念,專人導覽校史館,還有在新建的綜合大樓「誠樸廳」聽取醫學院院長曾啟瑞及醫學系主任林時宜的簡報。「誠樸廳」的音響設備由本屆同學捐贈,大家備感親切。從簡報內容得知母校的進步及未來發展方向,醫學教育與日精進,北醫大也力爭上游,成為我們兒孫輩有志醫療事業的最佳選項。同學皆以身為北醫人為榮,期待未來同學會再回北醫。(文/劉祥仁,醫7校友、長庚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雙和醫院兼任主治醫師,曾任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及世界神經聯盟神經超音波研究組秘書長等職)【圖:新任校長閻雲前來致意及合影留念】

分類: 前期, 前期:校友訊息。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