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附設醫院與社區長者共享年節好味道,年前推出特製銀髮族年菜套餐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首度針對銀髮族設計年菜套餐,於2016年農曆春節前的1月26日舉行發表會,套餐從主食到甜點共9道佳餚,象徵「長長久久」。會中由陳瑞杰院長提前向社區長者們拜年,並送上年菜及新春福袋,讓長者感受到濃濃的年節氣氛。

為了讓長者過個舒適好年,北醫附醫2015年開始協助長者清潔居家環境,不僅讓長者住得舒適,也可藉此改善家中的行走動線,避免跌倒;2016年服務再升級,由營養室特別設計銀髮族年菜套餐,為年節加菜。營養師在食材選擇、刀工切法、烹調時間等均以長者的健康需求、咀嚼能力為主要考量。

此次銀髮族年菜套餐的9道菜均以「切絲剁碎易吞嚥、烹煮加倍少咀嚼、營養密度高一點」為設計原則,例如「素什錦」的紅蘿蔔、木耳、樹薯、豆干都要切絲,拌炒成菜,方便入口又能增添飲食多樣化;主食的米飯加上南瓜刨絲作成「南瓜飯」,簡單動作瞬間提高食物熱量密度;年節必備的「佛跳牆」、象徵好彩頭的「蘿蔔枸杞排骨湯」也應景上桌,但烹煮時間要加倍,讓食材更軟、容易吞嚥。【左圖:年節將至,北醫附醫陳瑞杰院長(右)提前為社區長者送上福袋,左為營養室蘇秀悅主任】

另外,為增加蛋白質攝取,年菜套餐讓豬肉入菜,考量豬肉切塊長者不易咀嚼,以豬絞肉、板豆腐及大白菜做成鬆軟的「白菜獅子頭」;「清蒸鯛魚片」、「枸杞醉雞」分別以魚片、去骨雞腿為主要食材,都可避免讓長者吃到魚刺、骨頭,兼顧營養攝取又有「年年有餘」、「呷雞起家」等大吉大利的含意。
構思菜單的營養室蘇秀悅主任表示,人體老化過程中,味覺、牙齒等問題均可能對生活起居造成影響,尤其有口腔問題的長者通常會選擇流質、易咀嚼的食物,因此往往排除很多營養密度高的食物,如全穀、水果、蔬菜及肉類,造成營養不足。另外,長者也常因蛋白質攝取不足,身體抵抗力降低,肌肉量減少。她建議可依據長者的身體及營養狀況,調整不同的飲食型態,最重要就是要讓長者吃得下,將食物切小塊、以煮或燉的方式讓食物柔軟、濕潤。另外在稀飯中加入蛋花、菜泥、碎肉、橄欖油等,或在湯裡加入南瓜、馬鈴薯、淮山、豆類等都是提高營養及熱量密度的小秘訣。【右圖:北醫附醫首度針對銀髮族設計年菜,與長者共享年節好味道】

陳瑞杰院長指出,北醫附醫在地耕耘40年,一直致力於提供優質的社區照護,2007年起由社工室率先推出「社區長者關懷送餐服務」,餐點菜單都是根據醫師、營養師建議規劃,讓長者能夠吃得健康,而定期的居家醫療訪視,旅遊聯誼、老歌演唱會等彈性多元的活動,更希望能為長者提供完整的照護。(文/北醫附醫)

分類: 前期, 前期:附屬醫院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