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和週年,感謝您一路的支持與陪伴!

雙和醫院自去年(97)7月1日開幕迄今,已屆滿週年,這一年來我們通過了急救責任醫院評鑑、新制醫院評鑑、新制教學醫院評鑑、全球最新版ISO9001:2008(品質管理)及ISO14001:2004(環境管理)國際認證。

榮獲全國首創優良環評開發特優獎、內政部頒發的「綠建築標章」,以及神經科、內科、外科的專科醫師訓練醫院評鑑,今年8 月還將接受美國JCI 國際醫院評鑑。這些成果與榮耀,都要歸功於臺北醫學大學師生支持,附醫、萬芳醫院熱心協助,及雙和全體同仁犧牲奉獻。雙和才能如此快速的成長,在此向大家致上最深的謝意!

■雙喜同慶,雙和醫院週年:新任院長吳志雄教授,向國際級的醫學中心邁進!
院慶當天,除了感恩各方貴賓及媒體朋友的支持,也在院內發起員工認養大同育幼院學童的活動,展現本院照顧特殊弱勢民眾的決心。

當天並有許多雙和「第一」的患者受邀同慶,包括第一位就診病人、第一位新生兒、第一對雙胞胎、第一批志工代表、第一位腦部手術患者及第一位心臟手術患者等,並準備時空膠囊,邀請每一位見證者寫下對十年後雙和醫院的期許,相約十年後一起將時空膠囊開封,檢視雙和醫院未來十年的發展。

這天,同時也是雙和新任院長吳志雄教授的佈達典禮,吳院長曾帶領北醫大附設醫院七年,不僅讓附醫醫師陣容在國內首屈一指,兩年前更完成第三醫療大樓興建,床數可達八百多床,將醫療服務更推上高峰並奠定良好基礎。今後,他將帶領雙和邁向國際級的醫學中心!

■總統賀電
行政院衛生署雙和醫院卸任院長臺北醫學大學邱校長文達、新任吳院長志雄、全體同仁暨與會人士公鑒:
欣悉 貴院訂於本(98)年7月1日舉行周年慶暨院長交接典禮,特電致賀。至盼賡續精進專業知能,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創新經營管理作為,結合臺灣觀光資源,共同為推動醫護服務產業發展新局而努力。敬祝活動圓滿成功,諸位健康愉快。

馬英九
中華民國98年6月15日

■立法院院長賀電
【台北縣中和市中正路291號】行政院衛生署雙和醫院卸任院長臺北醫學大學邱校長文達、新任吳院長志雄、全體同仁暨與會人士公鑒:欣悉 貴院訂於七月一日舉行週年慶暨新舊任院長交接典禮,特電致賀,並祝院務蒸蒸日上、活動圓滿成功、與會諸位健康快樂。
中華民國立法院院長 王金平 敬賀
中華民國98年6月22日

■歡迎本院新任院長:一般外科權威吳志雄院長
從小立志當外科醫師的吳志雄院長,認為當醫師是一種福氣;學生時代親眼目睹恩師開刀的氣質與典範,深深的烙印在心中未來一定要成為優秀的外科醫師;原本僅想當個開業醫師,但因緣際會,選擇返回母校附設醫院服務,並順利當上院長,他謙虛地說在附醫遇到的每個轉折階段,很慶幸身旁總會出現良師益友的助益、幫忙,受獲匪淺。曾經有一位跟過院長刀的資深護理人員形容:「吳院長開刀就像在雕塑一件藝術品,真是一位與生俱來優秀的外科醫師!」

二十七年前,吳院長選擇返回母校附醫任職,從主治醫師、外科主任、副院長到院長(同時也從講師、副教授到教授);猶記當年只有一棟舊大樓、一百多個床位的附醫,現在已成為有三棟醫療大樓、九百多個床位的大型醫院。院長原本規劃等附醫順利成為醫學中心後再交棒,但面對另一個正急遽成長的雙和醫院「現在」迫切需要他來掌舵,因此院長深信「醫學中心」的夢想,不久將來必定會在雙和醫院實現。

從邱文達校長手中接下雙和醫院執政的棒子,吳院長如履薄冰,身負重任。首戰就必須迎接8月份JCI國際醫院評鑑的挑戰,他希望藉此提昇全面品質,將雙和醫院成為醫學中心等級的區域醫院。除此,他也一如以往秉持「病人為重,社區為先」的精神領導雙和團隊,從找人(尋找優良的人才)、育人(不斷進行訓練)來強化整體醫療團隊,凝聚夥伴社服務區的共識,以善盡企業社會責任(CRS),進而提昇醫院對整體社會的貢獻!

提及身兼數職的吳院長到底是如何善用自己寶貴的時間?他戲稱自己每天只工作「半天」(從早上七點到晚上七點,二十七年來從未間斷,他堅信勤能補拙)。此外,在領導統馭上,別無他法,即「充分授權」,把「對的人」擺放在「對的位置」上,充分相信、充分授權,然後再透過簡化、有效的會議,來達到「垂直、水平」整合的溝通,如此必能隨時掌握對的決策方向,這就是院長能忙裡偷閒的訣竅。

■雙和已設立「疼痛治療中心」:疼痛患者不再求助無門
繼血壓、心跳、呼吸、體溫之後,「疼痛」已被列為第五項生命徵象。長期、慢性的疼痛使病人的身體和心理受到重大影響,進而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甚至工作能力也大幅降低,因此整合性的疼痛治療巳成為醫界的最新趨勢。

本院復健部,日前已成立「疼痛治療中心」,由專科醫師、治療師、檢查技術員及個案管理師組成醫療團隊,為各類型的疼痛病人提供整合性、高水準的專業醫療,包括藥物治療、注射、儀器治療、運動治療、營養諮詢等。

除復健部原有各項新頴治療儀器外,並特別引進日本的「直線偏光雷射治療儀」,及德國的「深層震盪治療儀」;這些治療儀器對各種神經痛(如交感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皰疹神經痛)、關節痛、軟組織風濕痛、肌肉筋膜疼痛、背痛、術後傷口疼痛、癌症疼痛、淋巴水腫等,均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復建科饒紀倫主治醫師,同時擁有復健科暨疼痛科專科醫師執照,精於各式疼痛注射治療:如超音波導引注射法、增生注射療法、肉毒桿菌激痛點注射療法等。(諮詢電話:02-22490088轉1615)

■本院第一例器官捐贈摘除成功:人間大愛,四個家庭因此重獲新生!
二十九歲張的先生,因車禍顱內出血送至他院,後因得知本院神經外科醫師醫術精湛而轉入本院,經醫療團隊努力治療一個月後,昏迷指數仍為三分,生理評估近乎腦死狀態。張先生未婚,父母健在,並有二名姐姐,為家中獨子。

外科加護病房林乾閔主任提出器官捐贈建議,家屬經過近一個月的長考,終同意器官捐贈。張先生雖然腦部功能不佳,但在醫療團隊努力下,一個月的治療並未傷害到其他器官,且器官功能維持良好。

於5月24日下午完成二次腦判,確認其腦死;當日晚間7時送入開刀房摘取器官,手術過程約8小時。本院為三軍總醫院器官勸募的合作醫院,故三總派出器官捐贈協調師,協助本院器官捐贈相關程序之進行。

張先生一家人,忍痛捐出他的器官,讓4個家庭重獲新生,此人間大愛,令人感佩!在此,謹獻上本院所有同仁的最敬禮!若您也想效法張先生一家人遺愛人間的大願,可先簽署器官捐贈卡(詳情請洽本院社會工作室2249-0088分機2406唐小姐,或一樓大廳服務臺,分機2402)

■胸腔科醫療團隊讓您不再咳不停:團結合作,給患者最佳的服務
胸腔中有許多人體重要的器官,肺臟是你我每一秒呼吸氣氣交換的場所,而食道是美味食物吞嚥後送到胃部的管道;當這些器官生病的時候,都是會影響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品質。

胸腔內科的醫療服務包括:肺炎、肺結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氣喘、支氣管擴張症、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及陽壓呼吸治療、肺癌。

本科設有全新支氣管內視鏡、胸腔超音波、新型高階呼吸器以提供胸腔疾病患者詳細完整之檢查與服務。包含即將開幕之睡眠中心的成立,屆時可提供具有睡眠困擾的雙和地區民眾醫學中心級的服務,另外也即將成立肺部復原治療中心,以嘉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氣喘、支氣管擴張症等相關胸腔疾病之患者,並提高生活品質,不再每天咳不停,或是只服藥卻束手無策。

鑑於國人肺癌仍居十大癌症之首,且相繼有名人因此須接受治療,民眾聞癌色變,對於早期肺癌的診治,本院將引進支氣管內超音波。其對於肺部周邊肺部異常具有相當高之診斷率;並及早轉介胸腔外科行手術治療,可避免延誤肺癌之診斷及治療。

胸腔外科專門於處理治療心臟血管以外的胸部外科疾病,如肺臟良性或惡性腫瘤,食道功能疾病或食道癌,縱膈腔腫瘤的手術,為病患提供必要的治療。它的發展和其他外科一樣,都往最新的微創手術去創新,以求病患可以用最小的傷口,接受胸腔內精細困難度高的手術,又可以得到好的醫療品質及縮短住院天數。

這些發展都是使用胸腔內視鏡輔助手術,來取代大部分傳統的一般胸腔外科肺部手術。胸腔外科和胸腔內科是密切合作的伙伴,當病患在胸腔內科先行仔細檢查而發現有外科手術的必要,就會照會胸腔外科醫師來進行外科治療。

■終日努力不懈的神經科團隊:神奇的醫療成果
神經科的臨床主要業務包括門診、住院、神經電氣生理學、神經心理及頸腦血管超音波檢查。目前本科有四位主治醫師:胡朝榮、鄔定宇、紀乃方,陳致中及陳柏志準主治醫師。【智慧內斂的神經科醫療團隊】

神經科成立初期將以臨床服務為主,讓每項業務達到醫學中心的標準,同時積極網羅國內頂尖的神經醫學人才,快速提昇醫療水準。未來將結合臺北醫學大學神經科學基礎研究及三家附屬醫院(北醫大附設醫院、萬芳醫院、雙和醫院)的資源及研究能量,期能在國際神經醫學領域佔一席之地。

本科在臨床醫療上提供三項主要特色之服務:

1.腦血管疾病:除一般基本需求如神經加護病房、顱內及頸部超音波檢查、神經外科、神經放射科與復健科支援等以外,心臟內科與心導管室可支援進行頸動脈支架置放術;值班主治醫師支援急診全天候24小時之緊急會診,確保腦中風之診斷能力,放射科也提供24小時緊急電腦斷層檢查服務;開幕至今已有多例在腦梗塞急性期(3小時)以血栓溶解劑治療病人的經驗。

2.睡眠醫學:多頻道睡眠生理功能檢查,為診斷睡眠相關疾病,如睡眠呼吸終止症、猝睡症、及癲癇症等疾病的重要工具。本院「睡眠中心」將在近期內開辦,提供睡眠疾患病人更專業的服務,相關研究,如「神經退化疾病之睡眠障礙」等也將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的補助下積極展開。

3.失智症:本科已成立神經心理檢查室,對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失智症及腦部外傷患者之一般神經心理功能檢查、心智鑑定、及記憶力與注意力評估,同時結合醫學檢驗科與神經放射科的協助,發展出國內失智症診斷治療的新模式。

■志工群像8:榮譽志工隊長林葉妹女士~作個快樂的傻瓜
許多人都不知道,在雙和開院的第一批志工中,有位低調且默默服務的榮譽隊長林葉妹女士!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她每週總能擠出時間來院進行志工服務,已達一年之久,但她鮮少對家人提及此事。【林葉妹榮譽隊長(左2)及許春美隊長(右2)及何祐君(右1)、吳瑞虹(左1)副隊長】

葉妹隊長表示,多年前家人因病住在臺大醫院,巧遇當時在臺大擔任志工的鄉親,受到親切熱忱的服務,另她相當動容,當下就萌發了日後要到醫院當志工的心願;當中和有了「自己的」雙和醫院,她二話不說地與20多位好友一起來報名,以實踐當年的願望!

有趣的是,有位80多歲的阿嬤曾多次好心規勸她,說醫院不是個好地方、會有細菌感染等問題,要她不要再繼續當醫院志工了……,這都未曾讓葉妹隊長怯步,每週值勤的3小時,是她感到非常快樂的時光,所以也從不輕易請假或遲到;偶而答覆不了民眾的問題時,總令她非常不好意思,覺得自己要再多多加強。

她知道本院志工招募有68歲的年齡限制,所以更認為要及早參與,才能多當幾年志工,多享受幾年的快樂時光。春美隊長與吳瑞虹、何祐君副隊長都異口同聲地表示,葉妹女士並非只是「榮譽」隊長而已,而是真的有「參與」。因為葉妹隊長覺得,作什麼、就要像什麼,在雙和醫院她只想作個快樂的傻瓜志工!(文/雙和醫院)

分類: 前期, 前期:焦點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