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傑出校友林元清醫師尼泊爾救災行

本校醫學系第6屆校友林元清醫師,是96學年度的企業經營類傑出校友,曾任本校董事會董事,在美執醫40多年,自2001年成為美國加州聖瑪利諾市有史以來第一位華裔市議員及市長,擔任3屆市長及8年的市議員。

現任美國仁愛醫療團副董事長等,洛杉磯後備醫療小組(MRC)的成員,為洛杉磯重大災難急救的訓練及待命成員,及無國界醫師成員,只要風聞各地災情傳出,總身先士卒衝第一。以下是林元清醫師在尼泊爾災區見聞的報導。(編按)

尼泊爾在2015年4月25日上午11點56分,發生了苪氏7.8級的地震,這個在喜馬拉雅山腳下聖母峰南面的小國,一時間地動山搖,發生了大地變色的災難,雪崩、土石流、屋倒房塌、瞬間夷為平地,死傷枕藉。【圖:尼泊爾小朋友合掌問候我,彷彿也在為尼泊爾祈禱】

▓救災如救火,刻不容緩
無國界醫師組織還有其他兩個組織,及時以電話及電郵連絡我,希望我能夠隨時待命與他們前往尼泊爾協助救災,但在28日地震後的第3天,他們電郵説前置人員還在評估災情,請求我繼續待命準備,我思考了一個下午,於是就訂了機票,感謝嘉惠爾醫院捐贈了3大箱必要的骨科器材及醫藥用品及器械,隔天清晨飛往尼泊爾。

4月29日清晨6點多,前往機場搭乘國泰航空的班機飛香港,再轉搭港龍班機前往尼泊爾,機上的乘客都是前往救災的人員,有些是醫師,有些是消防救護人員,大家互相交換了一些意見。到達加德滿都機場已是30日的晚上10點半。經過一番交渉,終於找到一個房間,梳洗過後,經過26小時的飛行,讓我躺下來就睡著了。【圖:傷者(右)的左股骨骨折,需要坐著較好呼吸,在母親(左)的支撐下順利坐起】

▓向重災區出發
5月1日早餐時,遇到了在愛德華州(Idaho)開業的腎臟科醫師賴希恩醫師(Dr. Fahim Rahim),與他同行的還有Dr. Ehsun mirza,腎臟科急診室護士Lance Tayson及其二子Ely、Jessie,以及足科醫師柯特‧霍華德博士(Dr. Kert Howard),大家一齊討論往後的行程。賴醫師常常來此登山及義診,他請以前的登山嚮導Gokul為我們安排行程。

接著與當地副總理及衛福部的官員長談後,我決定去杜立卡爾區(Dhulikhel),因為當地災區幅員廣大,傷患甚多。回到旅館,我們即刻打包前往,並載運了兩大巴士的救災用品及脤災食品:米、油、其他食物及帳篷。因為塞車及路況不好,從加德滿都開了4個多小時才到杜立卡爾醫院(Dhulikhel Hospital)聽取簡報後,我們摸黑紮營。【圖:林元清醫師(左)在杜立卡爾醫院清晨的第一臺手術】

▓馬不停蹄地展開馬拉松式開刀治療
次日,我4點起床,就到醫院看今天要開刀的病人。這間加德滿都大學(Kathmandu University)的醫院蓋在山坡上,約有4層樓,群山環繞,現在醫院𥚃的病房、走廊、樓梯間、等候室、入口處等都擠滿了住院病人,家屬就睡在地上或者與病人睡在病床上,220床的醫院卻擠滿了約400~500位病人及家屬,他們大都已無家可歸。病人要出院那天,如果有需要,我們便自掏腰包提供他們25公斤白米、速食麵、帳篷等物資。【圖:家屬大多陪著病人,他們已無家可歸,這位病人正接受牽引】

8點準時與院長De Ram及骨科主任Dr. Deepak開會,今天排了39個手術,他們就把最困難開的病人分給我,第一臺手術的病人60多歲,右大腿骨在地震時被倒塌下來的樑柱壓斷了,並碎成6、7節碎片,我用鋼板及縲絲將它固定,當地醫院買不起器械,因此許多工具像電鑽等都是去當地五金行買的,雖然很不順手,但開刀都很順利。

離開開刀房回到帳篷已是晚上11點多了。躺在帳篷𥚃仰望著天空美麗的星光,看著北斗七星,想想這也算是七星級的酒店吧。3日一早起床,先去看昨天開過刀的病人。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等候開刀的病人逐漸減少。我們每天安排20~30個骨科手術,連同當地及外來的骨科醫師,兩個人一組,共同將當天的手術完成,但是每天還是有許多骨科病人由急診室湧進,病房平均每天都有50到80個病人排隊等著接受手術治療。【圖:尼泊爾兒童在林元清醫師的七星級帳篷前合影】

▓搭機前往山區義診及放發物資
4日上午做了幾個手術後,Dr. Rahim、Dr. Eusun Martz與我3人,在加德滿都機場乘小飛機到波卡拉(PokHara)這個受創嚴重的湖濱城鎮,下飛機迎接我們的是一群學生義工,所有的救災用品,當場請他們兩人一組的替我們將米、帳篷、鍋爐及日用品分發給當地無家可歸的災民。分發完後夜已深,我們夜宿當地旅舘,隔日一早再飛回加德滿都。

5日飛回加德滿都後,將購買好的白米及帳篷等日用品分批裝上直升機,飛往重災區的山區小鎮sindhupalcowk,小鎮上有家8床病房規模的山地醫院。院長說地震那天從各地湧進了400多名傷患,大多為骨折及撕裂傷,其中48人不幸罹難,重症的病人當天就由直升機送往山下治療。直升機來回飛了3趟,將救災物資由杜立卡爾醫院的平臺運往Sindhupalcowk,再從該地運往其他與外界隔絕的重災區。我們搭直升機探訪了15個部落,並發放了食物與相關日用品,直到日落才再回到杜立卡爾醫院,繼續手術到11點多,才返回帳篷睡覺。【圖:林醫師搬最後一包米上直升機】

▓巡迴醫療及救災物資分送
5月6日我們10餘人離開杜立卡爾醫院,前往兩個重災區作巡迴醫療及發放脤災用品及白米。經過兩個多小時崎曲不平的山路到達那加闊(Nagarkot)的小學,這𥚃95%的房舍全倒,許多人因為濾水器震壞,喝了生水而引起上吐下瀉。同時,我們也請嚮導Gokul及Dr. Rahim兩人用直升機將2,000多公斤的米及日常用品分送山區10多個被阻隔的部落。接著再前往「Ekata」小學,抵達時已經很晚,就住在小學教室𥚃。這兩天我可能飲用到生水,一天拉了10次肚子,喝了很多水又吃了藥,他們也幫我打了點滴,今天起床好多了。【圖:林醫師與接受義診兒童合影並贈送物資】

7日上午9點開始在校內看門診,候診隊伍大排長龍,我們雖有4個醫師,但都又累又病,除了腹痛、下瀉,還有地震的後遺症,到下午5點半,終於看完約500多名病人。8日是我在尼泊爾的最後一天,與Dr. Ramen各自出資僱用兩架直升機,載運白米及帳篷等日用品前往災區Villege Yangri等地,好幾個婦人激動的哭了起來,她們說地震後的兩個禮拜,從來沒有人來過或送糧食來,我們又飛回去載300公斤白米,並幫忙檢查了村人的健康,請他們將水煮過再喝。

5月9日凌晨,因救災而產生革命情感的Gokul、Dr. Rami、Dr. Kert Howard一起送我到機場,依依不捨,搭上港龍的班機離開了尼泊爾,結束了我這一生難忘的10天尼泊爾救災之行。(文/林元清,臺北醫學大學傑出校友,骨科醫師)【下圖:林元清醫師與救災醫療團隊】

分類: 前期, 前期:特別報導。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