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校友杜元坤院長、尹莘玲醫師獲第29屆醫療奉獻獎

2019年10月26日第29屆醫療奉獻獎舉行頒獎典禮,本校醫學系第20屆校友杜元坤醫師及第21屆校友尹莘玲醫師獲頒個人醫療奉獻獎,分別為北醫第24、25位醫奉獎得主。杜元坤醫師投入骨科顯微重建手術,足跡遍及五大洲、27個國家;而尹莘玲醫師則投入兒少保護工作,輔導全國各級醫院建構兒少保護醫療服務模式,北醫大與有榮焉。(編按)

▓享譽國際的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
義大醫院杜元坤院長以脊椎神經及臂叢神經重建手術「杜氏刀法」享譽國際,這個獎是對他最大的肯定,他深以為榮。杜院長是一個精力充沛、永遠把病人健康擺在第一位的醫者,因此成為眾多脊椎損傷患者心中的活菩薩。他認為能獲獎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評審委員看到他在國際醫療領域的努力與成就。近20幾年來,他前後跑了27個國家,開超過兩百檯刀,絕大多數是受邀在國際醫學會或知名醫學中心公開示範的手術。除了在美國、歐洲及日本這些醫療先進國家之外,他也前往薩爾瓦多、海地、帛琉及印尼等醫療水準相對落後的國家,參加他們的醫學會,毫不藏私地指導當地的醫師,為當地病患動刀。【左圖:聯合報游美月社長(左)頒發獎座予杜元坤院長】

第二個原因是醫療專長。他在臂神經叢重建及脊椎癱瘓再生手術的成就有目共睹,全世界臂神經叢的開刀指引是他寫的,目前全球唯一的前瞻性論文也是他的大作,很早就奠定其在臂神經叢重建及神經癱瘓再生領域的國際聲譽,因此他喊出「臺灣無癱瘓,世界站起來」的口號,期能協助成千上萬因神經損傷而癱瘓的患者重新站起來。

第三個原因是溫暖。投入臨床工作以來,他就非常關心偏鄉弱勢族群的健康問題,而澎湖又是他最牽腸掛肚的地方,近5年來,每隔一段時間就去義診,次數已多到不勝數。【右圖:杜元坤院長以脊椎神經及臂叢神經重建手術享譽國際】

這段澎湖緣,得從「十元阿嬤」莊朱玉女說起。阿嬤出生於澎湖吉貝島,16歲嫁到高雄後,和另一半經營工程事業有成,長久以來發覺不少離鄉背井到高雄討生活的澎湖鄉親生活困苦,常有一餐沒一餐的,看得她相當不捨,除了把家中倉庫讓出來給他們棲身外,還提供 10元吃到飽的自助餐,讓這些碼頭工人有氣力幹活,養家活口。【左圖:杜元坤院長(左1)定期親率義大醫院同仁赴澎湖義診】【右圖:杜院長幫助東吉嶼居民檢查身體狀況】

2005年的某天,阿嬤因膝蓋出問題到義大醫院找杜元坤開刀,術後沒幾天就吵著要出院,一問才知道原來她急著回去做生意,免得那些碼頭工人餓肚子。杜元坤心想,澎湖醫療資源普遍不足,當地居民一有急重症或疑難雜症,通常會選擇搭機到臺灣本島,並就近在高雄地區醫療院所就醫,有時候就診人數多到連他都於心不忍。

這些病患通常前一天晚上搭機來高雄,再急忙趕到義大醫院掛號,看完診往往已是隔天晚上甚至半夜,留宿一晚後,第三天才又搭機回澎湖。換句話說,他們每次來臺就醫一趟,至少得花三天兩夜,如果還有家屬陪同,往返交通加上食宿是筆不小的開銷,因此動了到澎湖義診的念頭。

幾經思考後,他把義大醫院前往澎湖的義診常態化,近 5年來他幾乎每個月都親自帶隊去,有時甚至一個月去兩、三次。除了馬公,他們還把 9個離島也走遍,盡可能照顧到那些不易就醫的民眾。

前進偏鄉離島,除了他專長的骨科,碰到傳染病、心臟病、糖尿病及其他大大小小的疾病,也都得當場診治。若碰到病情較複雜的,就轉到臺灣進一步治療,進而發給一張澎湖居民就醫卡。澎湖鄉親持這張卡到義大醫院,不用等,可無限制掛號,而且有專人服務,要讓他們下午 3、4點前能看完診、領好藥,趕在傍晚前搭機回澎湖。若能當天來回,少了住宿費用,經濟負擔當然大幅減輕。【左圖:拉小提琴是杜元坤(右)工作之餘的最大樂趣】

每次他帶隊前去義診時,總是吸引大批鄉親掛隊候診,而他平時在義大醫院的門診也是人多到爆,更別說一刀難求的手術了。為了不讓病患失望,杜元坤總把一天當兩天用,甚至晚上就睡在院長室旁的小臥室裡,除了除夕當天回家過年發紅包外,其餘一年364天幾乎都以院為家,讓他自嘲是「住院院長」,但只要一口氣在,這個「住院院長」就在。

▓臺灣首位女法醫尹莘玲
尹莘玲校友33年的醫師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投身於法醫界,她憑著「想做、想學」的信念,多年來持續強化專業領域,因為這工作攸關人命、人權,不容出錯。

會接觸法醫領域,是民國75年在高醫病理科當住院醫師時,她接獲高雄地檢署委任一樁死因鑑定案件後,因所學的「外科病理」與「法醫病理」不同,萌生了進修的念頭,就把握機會申請到國際知名的洛杉磯法醫中心受訓,且憑著一絲不苟的專業態度加上優秀的語言能力,讓尹莘玲在嚴格的訓練環境中穩紮穩打,累積實力,表現優異,甚至被當地挽留,但年輕又滿懷熱血的她,一心只想回臺灣貢獻所學,改善制度,殊不知,在前方等待的是一條困難重重的道路。【右圖:尹莘玲醫師(左)獲頒醫療奉獻獎後,接受立法院蘇嘉全院長邀請至立法院合影留念】

20年前的早年社會,加諸在女性身分的歧視與刻板印象,為尹莘玲帶來不少挑戰,而身為第一位「女法醫」,想在當時的法醫界展現新氣象更是困難重重。尹莘玲說,當初確定可以到屏東地檢署時很開心,心想:「終於可以實現理想了!」而報到後做的第一件改變,就是「解剖環境」,有別於報到前的興奮,在第一次驗屍時很是難過,「當時驗屍就在殯儀館的大廣場戶外驗屍,記得那是具女屍,廣場旁圍了一堆閒雜人等,等著看熱鬧,實在是很不尊重屍體。」於是,尹莘玲在上司的支持下,將當時的解剖室改為相驗室,但即使如此,那樣的空間還是髒亂不潔,設備不足,她與丈夫及數名醫師出錢出力改善環境,最後還是向佛光山及黃石新文教基金會募款,才得完成新的解剖相驗室。

萬事起頭難,但好不容易起步了,卻遭逢更多阻力,光是為了改善環境,她出錢出力仍吃力不討好,還得承受「無聊、沒事找事做」的罵名與同儕的白眼,都說積習難改,尹莘玲的做法無異是要大家做改變,「想當年,驗屍不戴口罩,理由竟然是尊重屍體。」但尹莘玲的專業訓練不容她鄉愿,堅持驗屍要戴口罩,但直至遇到患有開放性肺結核的死者、SARS疫情等接二連三事件驗證後,大家服氣了,才知道這原來不是無理取鬧。

11年的法醫生涯,尹莘玲有許多創舉及革新,罵更沒少挨過,無論在屏東地檢署還是高雄地檢署,總是會有不甘改變者指著她的鼻子說她頭腦有問題,要她滾出法醫界,但罵聲有多大,尹莘玲的心理素質就越強大,她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必然的過程,面對各種批判指責,她選擇默不作聲、繼續往前行,年輕氣盛的尹莘玲憑藉的信念,除了有曾在一流單位接受過的紮實訓練,讓她堅信自己絕對能做到之外,同為醫生的丈夫,無條件的信任與支持更是她多年來依靠之一,這對醫生夫婦也常彼此笑稱,一個看活人,一個看死人。【左圖:尹莘玲醫師說明棍棒造成的傷痕】

遇到任何案件,她定做好充足準備再前往,當年九二一地震發生隔日,尹莘玲等人就被派駐南投國姓鄉支援,她行前就準備好所有裝備,連同檢察官、書記官等人的不織布隔離衣、口罩、手套、死亡證明書等,全部備齊,「我們得搭海鷗直昇機才能進災區,那裡哪能找到什麼資源,所以一定得做好準備。」也多虧這樣,一行人才能抵達現場就能立刻著手作業,也就是這樣鉅細靡遺的專業風格,讓尹莘玲在一樁又一樁的棘手案件中奠定地位,令人刮目相看。

一直以來,尹莘玲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沒有功名企求,只是想做。在解剖逾 2,000具屍體的過程中,每當驗屍對象是孩童時,她的心裡總是發酸難過,因為無論報告再如何詳細,小生命都離世了,所以,當她覺得該轉型,傳承專業與經驗時,想轉做「兒虐」驗傷,「希望能救一個是一個」。

因此,一個全身有各式各樣傷痕的兒虐寶寶「小星星」誕生了,尹莘玲說,取名為小星星是希望每名孩子都能有個充滿希望、閃閃發光的未來,而嬰兒模型上所見的巴掌痕、捏傷與不同器具毆打產生的「傷痕」,都是為了讓學生更容易判別學習,她甚至利用矽膠片模擬出槍傷、棍棒打傷等10幾、20款兒虐傷痕及法醫傷痕的模型,在長長的桌上一字排開,皆是尹莘玲積累的傳承。除了可觀的傷口模型、驗傷設備外,尹莘玲也特闢了一間兒童驗傷室,裝潢溫馨又有布偶娃娃等玩具,除了希望以空間加強安全感,更以門禁嚴格來杜絕可能的二次傷害。【右圖:尹莘玲醫師與兒虐寶寶「小星星」合影】

尹莘玲談論法醫生涯、驗屍、驗傷案件乃至遭遇各種刁難困境時,話總是說得輕巧,不易顯露情緒,一場訪談就像出庭作證般,儀態翩翩又帶有不容質疑的專業姿態,談話過程舉凡有可以輔佐的剪報、文件等資料,立即信手捻來,面對想做、正在做的事,在在顯露出一顆充滿熱情與好學的心,一如她所言:「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是放棄,但我不願意。」(文/摘錄自《北醫人》第15期)

分類: 前期, 前期:特別報導。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