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校友與學生優異的表現,同時榮耀、淬勵著北醫大

首先要恭賀黃健榮、林山陽、童瑞年三位校友,榮獲101學年度臺北醫學大學傑出校友;還有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也是本校校友,繼2010年榮獲「美國醫學資訊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Informatics, ACMI)第一位台灣人院士後,近期更榮任SCI期刊《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總編輯,成為該期刊40年來首位出任這項職務的亞洲人,榮耀北醫大,也為國家爭光。


【圖:左為北醫大國樂社同學獲獎合影,右為醫學系學生會及杏青康輔社會服務團獲獎合影】

3月初,本校霏雪國樂社參加「101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榮獲大專組國樂合奏及絲竹室內樂雙項優等,此為國樂社連續三年獲得雙項優等;月底杏青康輔社會服務團及醫學系學生會,再於「102年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選暨觀摩活動」中,在各校績優社團角逐下脫穎而出,雙雙榮獲特優獎。


【圖:左起醫學系第18屆校友黃健榮、藥學系第11屆校友林山陽校友、醫學系第7屆校友童瑞年校友】

公共服務類傑出校友黃健榮,香港出身,現為恆春基督教醫院院長,在該院服務了16年,曾獲頒第19屆醫療奉獻獎個人得主及2009年臺灣醫療典範獎。學術成就類傑出校友林山陽,發表超過300篇專題論文,大幅提升國內製藥產業技術,曾榮獲第3屆王民寧醫藥傑出研究獎、三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等國內外多項學術研究獎,學術研究績效斐然。企業經營類傑出校友童瑞年,有感於家鄉醫療資源匱乏,返鄉發展急重症醫療,開設童綜合醫院,三十多年來致力於偏鄉醫療服務及提昇醫療品質,地方稱頌。

在慶賀校友與北醫大同學亮麗的成果同時,學校當然不能一成不變,要迎合國際趨勢,開創靈活運用的教學體制,發展特色研究,加強國際競爭力,近幾年學校在教學、研究及行政上積極變革,期與校友的傑出表現相互輝映,茲分述如下:

‧增設7碩、博士學位學程:100學年迄今共增設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神經再生醫學、轉譯醫學、中草藥臨床藥物研發等4博士學位學程,以及全球衛生暨發展、長期照護、臨床藥物基因體暨蛋白質體學等3碩士學位學程。

【左圖: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Barry J. Hoffer院士與神經再生醫學博士學位同學合影】【右圖:全球衛生暨發展碩士學位學程師生合影】

‧設立產碩專班:本校與產業界結合,強化學用合一精神,自100學年開始,陸續設立醫療器材、數位口腔工程、生技製藥、生技製藥企業經營管理等4種產碩專班,其中生技製藥企業經營管理產碩專班,為全台唯一。北醫大與國內14家知名廠商合作,已培育出134名學有專精的學員。

‧藥學系採雙軌學制:為使本校藥學系學生更具國際競爭力,獲教育部同意於102學年藥學系採四年制(一般藥學組)與六年制(臨床藥學組)招生,其中六年制臨床藥學組每年招收30名。

‧提供3千萬獎助學金,延攬優質研究生:為延攬優質碩博班研究生及留住本校優秀的大學部及碩士班學生,自101學年度起,碩博士研究生獎助學金的金額從930萬元提升至3,000萬元,全方位照顧碩博士生,讓他們可以更專心從事研究工作。當全國大學研究所報考人數普遍下降之際,本校報考人數從101學年1,103人,提升至102學年1,176人,表現也相當亮眼。【圖:本校以3千萬獎助學金,全方位照顧研究生】

在研究方面,為推動重點特色研究,整合學術研究人力資源,將全校研究中心重整,分成校級(4個)、學院級(9個)、研發處處級(6個)等三層級研究中心,還有4個核心實驗室。

校級研究中心有閻雲校長主持的轉譯醫學研究中心、彭汪嘉康院士及劉昉副校長主持的癌症研究中心、張文昌院士及邱文達署長主持的神經損傷及再生研究中心、歐耿良院長主持的生醫器材研發暨產品試製中心。4個核心實驗室,分別為抗體及融合瘤核心實驗室、生醫質譜影像核心實驗室、斑馬魚模式核心實驗室及藥物有機合成核心實驗室。

此外,目前與全球21國合作研究,並執行多件國科會國際研究計畫,包括台美國合計畫、龍門計畫、東南亞區域共同研究暨培訓型國際合作計畫、蒙古雙邊國際合作研究計畫等。合作機構有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學等各大學、東南亞各國政府單位、蒙古衛生科學大學等。【圖:北醫大校級研究中心主持人均為國際知名學者,圖為轉譯醫學綜合實驗室2012年1月正式開幕盛況】

展望未來,北醫大充滿希望及無限可能。

分類: 前期, 前期:發行人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