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和醫院響應世界中風日,呼籲民眾把握就醫時效才是搶救腦中風的關鍵因素

雙和醫院響應2020年10月29日世界中風日,攜手消防局拍攝宣導影片,強化民眾對腦中風突發狀況的辨識與因應,現場也邀請腦中風成功治癒患者現身說法。

67歲的張太太(化名)表示,她本身有高血壓病史,原本每3個月會固定回醫院拿藥。今年初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因顧慮疫情不敢到醫院,停藥停了3、4個月之久。在發病前1天,曾有過眼睛上吊無意識,但約10分鐘後就恢復。直至隔天感覺頭暈不舒服,5分鐘後就癱軟倒下,失去意識。

張先生說:「太太倒下去的瞬間,頓時覺得眼前一片漆黑,但腦中突然閃過救護車經過的畫面,便立刻打119通知救護車,於10分鐘後立刻抵達雙和醫院,在醫護與消防隊的合作下,配合醫療救治的過程,聽從醫囑,才順利將自己太太從鬼門關拉回來」。【左圖:張太太獻花給搶救她生命的消防隊員(中)】

腦中風可分為梗塞性及出血性腦中風,研究資料顯示,高達4~5成以上的出血性腦中風病患,到院前心跳停止、沒有血壓,來不及急救就已經死亡,尤其是腦幹出血,平均死亡率更高達6成以上。出血性腦中風是因腦血管破裂引起,常見的原因包括:高血壓、蜘蛛膜下腔出血及動脈瘤破裂;一旦發生腦出血,血塊會壓迫鄰近腦組織、腦壓升高,嚴重時就會造成昏迷、死亡。

臺灣有8成的中風都是「梗塞性中風」,是血栓堵塞造成的,根據中風治療指引,症狀發生後經評估要在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新北市消防局緊急救護科林士閔科長表示,勤務上常遇到民眾對於中風徵兆警覺性不夠,誤以為是疲勞導致手腳痠麻無力、臉歪嘴斜、口齒不清;或症狀發生後,自己搭計程車或開車去醫院,或誤信民俗療法,放血、針扎手指頭、手指掐人中等,這些都是錯誤迷思,呼籲民眾不要誤信偏方,以免延誤黃金治療期及送醫時間。

新北市政府於2016年建置腦中風緊急醫療處置照護網,把握發病後黃金治療期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2017年進化至2.0版引進動脈取栓術,幫助部分中風病人黃金治療時間延長至6小時,提高復原能力與治癒機會。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黃德清局長也提到,為落實院前救護與院後患者銜接照護,消防局未來將整合行動急診室2.0,執行遠距醫療於全部救護分隊100輛救護車上配置智慧型傳輸裝備,透過行動載具將患者生命徵象、到院前中風指標測試傳輸至醫師手機,並將到院前中風指標測試影像傳輸至急診檢傷電腦,使醫院端及早啟動中風治療流程,縮短病人到院後注射靜脈溶栓劑或執行動脈取栓時間。

雙和醫院為新北市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肩負腦中風急救重任。吳麥斯院長表示,雙和醫院2017年起,整合鄰近醫院組成「動脈機械取栓治療聯絡網」,北自基隆、東至宜蘭、南至桃園地區,提供北臺灣近250萬人口提供取栓服務,即時聯繫後送至本院執行取栓服務,為搶救中風提供24小時及兩線輪值的取栓治療的醫院。【圖:左起臺北神經醫學中心杜永光院長、雙和醫院吳麥斯院長及新北市消防局李清安副局長(左圖)與到院前腦中風照護績優人員合影】

臺北神經醫學中心杜永光院長最後強調,腦中風往往來得突然,讓人措手不及。除嚴重致死外,多有後遺症出現,僅十分之一的病人可恢復到原先狀態。但腦中風是可以預防,只要清楚瞭解腦中風的危險因素並配合定期檢查,簡單的生活守則就是「少油、少鹽、少菸酒、多運動」,有三高病人要定時服藥,再搭配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能遠離腦血管病變所帶來的威脅。(文/雙和醫院)【下圖:雙和醫院響應10月29日世界中風日,攜手消防局拍攝宣導影片】

分類: 前期, 前期:附屬醫院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